關於聽話的廣告投手

關於聽話的廣告投手

關於廣告費應該要轉換為多少營收,已經在前文分享過;我想說的其實是,數位廣告是行銷活動的催化劑,單想靠「規定」數位投廣ROAS數字「代表」數位行銷成功與否,都是過度解讀數位廣告的作用。

但這種對自己「英明神武」的認知,以及沒有以「營運」為出發點,都是超級不負責的,最有可能的就是把成敗推給廣告投手承擔──「因為她都在亂槍打鳥」,再有經驗的廣告投手,在老闆/主管眼中都是詐騙集團。

所以,沉默聽話就是許多廣告投手必然的選擇。

數位廣告是行銷活動的最後關卡

營運與行銷是本,數位廣告是工具

網路行銷就是在網路作生意,有各種做生意要注意的基本功,來客數、客單價、提袋率,又或是店面動線怎麼設計,讓消費者更好逛,或者應該要用什麼話術/活動,讓客戶掏錢。然後,怎麼與老客戶溝通,甚至要挑選哪些特質的客戶再去追蹤。

如果身為一般消費者的你,也能知道這些,那你怎麼會認為,數位廣告就該承擔所有網站的轉換責任呢?

固本再添薪火才是永續

換個角度想,如果店就開在偏遠地段,消費者自己逛店就是找不到東西,然後站櫃的櫃姐/哥也懶得理客人,產品也普普。

那你是哪來的自信,不改以上的問題,不辦活動也不投放廣告call客,會有人想來消費?連基本逛店的消費群都沒有,如何支付開店的柴米油鹽醬醋茶?

再說,最老道的櫃姐/哥,真的只是櫃上的說明做得好而已?
別鬧了,那本累積數十年的熟客名單,讓每年週年慶開檔前的call客預購,就已經決勝負。所以,到底是哪來的自信認為,不用花聯絡費用call老客,就可以創造營收。

如果你都能瞭解這些問題須要改進,而且改完還是需要call客,你怎會認為,沒有數位廣告就會有流量?以為產品上架,就會自己有人來買?

感情都做不到一生一世一雙人,消費行為更不可能

人對品牌的忠誠向來空虛,櫃姐/哥換櫃站,消費者生活模式改變,消費模式就改變,沒有新客戶名單,永遠只做一次性販促嗎?如果能同意經營需要基本功達到損益平衡,怎麼會認為只要一直投放舊名單,或是絲毫不經營舊客,單憑廣告就能有源源不絕的生意?

每家公司的特長不同,有些有強大的品牌資產,有的多年經營有瘋狂的粉絲,有些有外部的奧援,有的極善長操作議題,有的是各種通路都吃,有的只要揀其它通路福利品就能養活自己,主要是找到自己的數位營運模式。

所以,不是每一家公司、每個時期都是用一樣的方法,明朝的劍怎麼斬清朝官。品牌想用一樣的方式,同一種廣告策略,去讓顧客一輩子買單,就好像是在賭運氣,頭蓋掀開就是一輩子的婚姻。

從新客到舊客,都需要經營,也須要鋪陳,最後的工具就是廣告,而不是所有的問題與重心都在廣告。數位廣告是行銷活動的最後關卡,能補弱扶強,但不是變魔術!

手術成功,但病人已經死了

顧好品牌字是對的,但是

只要有一定品牌知名度,邁入數位投廣的第一步就是顧好「品牌字」與「產品字」,這就是「品牌資產」──來自過往所累計,點擊或是回購都是穩穩的績效,只要稍微的外部行銷活動,廣告就會有很好看的數字。

投放數位廣告時顧好品牌字,這沒有問題,甚至有助於防禦同業的攻擊。

問題在於,明明知道都是觸及舊客,卻告訴老闆說這就是「精確投廣,只要之後再加預算,就會有高ROAS」,這樣的說法,才是詐騙。因為新舊客的訂單獲取成本/作法根本不同。

獲取舊客的成本,以及品牌接觸者的素材設計,怎麼會跟新客一樣呢?
規劃的關鍵字、預估規模點擊情況,完全是不同的世界。
不要說轉換,舊客的點擊率跟競價會跟新客一樣嗎?

將超出品牌字廣告投放,低點擊率、低轉換與低ROAS,說全都是廣告投手跟設定的問題,那些明擺著只丟廣告給核心會員與老客當績效的人,就是靠品牌老本邀功,超級不負責任!

不會有人說真相

為了保住自己的金字招牌/面子,很多老闆或是有問題的主管,就會呈現一種「我說自己是精確投廣就是精確投廣,跟我意見不同就是亂槍打鳥沒有績效」的任性。

因為行銷要注意的變數太多了,永遠都找得到岔子──
「訂價錯誤!」
「圖片顏色調性不對」
「商品照擺放角度不對!」
「這個敘述沒有抓住品牌精神」
「TA設定不對」….

當沉默河蟹成為執行重心  無知也是力量

一旦不合卿意,轉換有問題就都是廣告投放的問題,因為設定的人不聽話。

殊不知,廣告投放的都是那批本來就要進站的客人…「棒打出頭鳥」所以,想要爭取更多新客投放廣告資源,以及各種數位廣告費的聲音,會慢慢消失。為何要吃力不討好呢?拿到更多的錢,只會造成自己更多的困擾。

Ok,依君所求,就以追求漂亮的數字為優先目標,結果套句老話「手術成功,但病人已經死了」。因為,「聽命令」才是目標,營收與成長不是。